9月18日下午,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办,省政府副省长、省自贸办主任何报翔从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等方面发布了湖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以来取得的成果。一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5934家,实际利用外资7.04亿美元;新引进项目270个(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8个)、总投资额2743.8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460亿元,占到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30%以上。
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121项改革试点任务中,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局湖南省分局以推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提升自贸区金融服务水平为抓手,牵头承担15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4项试点任务全面落地实施,完成率超90%,展现了助力湖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金融担当”。
清单:挂图作战,创新试点任务全力推进
“我们全程参与湖南自贸试验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始终以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为着力点,开展了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重点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树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金融改革创新的探索不断深入。”9月15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局长张奎在接受湖南自贸区建设一周年省直单位巡回采访时这样说。
2021年,对湖南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两个一周年”时点,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提出“三高四新”以及湖南自贸区挂牌一周年。这其中,自贸区建设同时也是“三高四新”战略中“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内容,推进湖南自贸区建设既是重要金融改革创新任务,更是重大政治任务。
为确保牵头的15项工作顺利实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局湖南省分局成立了以张奎行长(局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以“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进度清单”的“三张清单”,对标对表、挂图作战,持续强化工作推进。同时,加大金融机构的统筹推进力度,指导湖南省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以及全辖所有银行积极落实各项改革政策,在片区、园区举办“金融赋能自贸区建设”活动20余次。上半年,自贸区以不到湖南万分之六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超过14%的跨境收支量,自贸改革的红利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
突破:开拓探索,全国首创改革落地见效
湖南自贸区改革提出了11项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局湖南省分局牵头其中“区内保税货物转卖外汇收支结算便利”和“完善跨境电商收付汇制度”两项,目前两项全国首创任务已全面落地见效。
保税货物转卖存在进出口与收付汇主体不一致、事前事中手续复杂、银行事后管理缺失等诸多问题。银行办理此类业务也十分审慎,需要企业提交大量凭证资料,流程复杂繁琐。
对此,外汇局湖南省分局一方面“问需于企”,深入剖析保税货物转卖13个不同场景的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寻找流程手续简化的着力点;另一方面“问计于银”,在确定“物权凭证”为交易核心单证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保税货物转卖过程中银行“尽职调查难”、“交易真实性把握难”等问题。于年初指导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发布《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货物转卖交易结算便利化公约》,明确业务流程,强化规范自律。截至目前,各银行累计办理区内保税货物转卖结算业务25笔、收汇1686万美元,单笔业务办理时间从5天以上降为1天。
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海外仓业务受仓储、物流、税收、价格波动、销售周期因素影响,往往需向银行提交大量凭证资料,流程复杂。目前,自贸区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企业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回款,企业按规定向外汇局报告出口与收汇差额的政策已全部打通。银行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等条件下,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提供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极大简化了交易流程,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利用海外仓节约经营成本。近期,首批2笔“9810 海外仓”业务的企业即将享受政策红利。
便利:惠民利企,跨境收支手续简便快捷
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是自贸区金融外汇改革的核心,今年以来,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开展“外汇便利化政策畅通年”活动,着力打通便利化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建立了“三个一百”目标承诺制,即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宣传普及率100%、资本项目便利化政策服务满意率100%、符合条件且有意愿参加的企业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率100%,压实银行责任。截至目前,资本项目便利化收付金额达4231.8万美元,收入便利化支付率达到99.1%。企业凭《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支付命令函》直接在银行办理,整个流程比原来缩短了至少2天以上。
该局指导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发布《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便利化公约》,着力改变以往“注重事前、事后不管”给企业带来的非经营成本增加的问题,并于7月份获批成为全国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地区之一,自贸区内企业即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化实惠。截至目前,各家银行已按照公约为自贸区内企业办理贸易便利化收支业务1707笔、金额6.86亿美元,为12家企业解决难题40余个。
为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收付手续,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出台了《湖南省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方案》,为自贸区内15家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710笔、金额46.7亿元。推进对非人民币跨境使用,指导工商银行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埃及某银行已在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南非某银行也有意为肯尼亚、安哥拉、赞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的分支机构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对非跨境人民币收付增加至15个国家。
赋能:放管结合,金融外汇服务精准发力
在改革创新举措实施过程中,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局湖南省分局联合各家银行以专场宣传、政策直通车小程序、个案处理等方式,扩大政策知晓面、提升政策实效,赋能自贸区建设和自贸区企业发展。
“外汇政策直通车”是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开发的微信小程序,集政策宣传、视频指导、业务咨询于一体,聚集37名外汇业务专家便利自贸区内外市场主体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进行“线上问诊”,节约企业和个人“脚底成本”;在外汇政策及案例视频模块,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汇率风险中性宣传知识及各银行制作的30多个便利化主题场景短视频分主题发布,便利市场主体快速找到对应外汇管理政策或寻求视频案例指导。小程序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构建外汇局、银行和市场主体全链条、优质高效的外汇政策服务体系。
针对企业具体问题,外汇局湖南省分局精准对接三一集团,帮助其成为第一家受惠于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对国际收支规模金额的准入条件放宽后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完成H股增发,募集的11.36亿港元资金拟先调回境内,但面临着境外开户难、信息核定难和调回时间紧迫三道“关卡”,该局积极为其出谋划策,搭建绿色通道,圆满解决企业难题。该局还指导银行为索恩格量身定制网银批量汇款创新业务模式,办理时限从2天变为即时办结。
为防止外汇违法违规行为搭“政策便车”,外汇局湖南省分局根据平衡防风险和促便利的要求,建立优质企业“白名单”制度,将经营管理良好、合规诚信度高、跨境收支量大的企业,按照“银行推荐、自律机制认定、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备案”程序列入“白名单”,银行须明白告知企业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企业对外汇收支的合规真实性、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违背诚信的责任追究须作出承诺,推动形成“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良性循环。
为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外汇局湖南省分局印发《关于做好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的通知》,就自由区内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高风险客户管理和名单监控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提高自贸区内金融机构洗钱风险防控水平。同时,推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湖南省)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政府债务、大型问题企业的监测机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