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唐丽 通讯员 刘昌义
在亚洲经济大会上获评2021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园区、2021年度创新创业最具发展活力园区,顺利拿下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优秀开发区、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园区称号;今年1月至7月,仅以全市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市48.8%的进出口额和66.8%的实际使用外资数,实现进出口交易130.55亿元,占全市总量近一半……这是两周岁的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以下简称“郴州片区”)交出的崭新成绩单。
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郴州正式成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站上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郴州片区如何在城东19.84平方公里的“试验田”里“闯”出郴州特色发展之路,成为摆在彼时自贸人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湘港澳直通,打造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以及湘粤港澳合作示范区——战略定位迅速确立。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改革路径清晰可见
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融湾向海的浪潮在郴州片区蓬勃涌动。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只用了一周,没有花一分钱就在郴州片区拿到了经营许可证。”郴州新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邓阳凡说。这份经营许可证是郴州片区发放的第一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发放权在省广播电视局,属于省级行政许可项目。”郴州自贸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邓建宏说,“自贸区设立后,为了破解企业‘办事难’问题,我们承接了286项省、市级赋权事项,让企业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园区事园区办’。”
4月24日,经过该局工作人员反复前往省局业务科室沟通衔接,邓阳凡顺利拿到经营许可证。经过4个多月的运营,公司实现了10万余元的经营收入,积累了实战经验的他们瞄准了新业务方向,又在郴州片区积极筹划另一家新公司的设立事宜。
极简审批、全程代办,保姆式、保安式、保健式服务,片区事务区内办结,管理权限闭环运行,郴州片区在全省率先推动“跨省通办”、正负面清单以及一件事一次办。廉洁、高效、互通的政务服务,吸引185个项目入驻片区,协议引资额580.28亿元,仅今年1月至7月,新注册企业市场主体3798家,新引进项目55个,其中“三类500强”项目3个,总投资额206.8亿元。
人才是第一资源,开放兴区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撑
2021年,为加快集聚新材料、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郴州片区组织工作局工作人员深入区内相关部门(单位),多轮研讨、调研、征求意见,在《关于建设重要人才高地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基础上,专门出台《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突出引进人才激励、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博士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蒋伟,就是自贸区人才新政吸引过来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郴州片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长虹格兰博的首席专家,他负责企业开发的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先进技术进行追踪与研发,拟订企业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企业重大研发项目技术方案进行评估与决策,以及技术风险把控,并带领研发团队承担公司重大研发项目以及重大技术课题的攻关工作。“自贸区人才政策细致到了安家及生活补贴、子女入学等事项,并且还提供了点对点的‘管家式’服务,让我能够在郴州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蒋伟表示,他将在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奋发作为,扎根郴州中创造自我实现的人生新篇章。数据显示,仅2022年1月至8月,郴州片区引进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4名。两年来,郴州片区引才、用才、留才全环节发力,正奋力打造一支支撑片区高质量发展的高端人才队伍。
海关服务设在家门口,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融合交汇、集成增效,是郴州片区推动对外开放的关键一招,与深圳盐田港、蛇口港达成区港联动,持续优化进出口通关环境。郴州海关通过“预约加班”“实时监控”“高效处置”等,致力打造“通的快”“零延时”的进出口通关环境。2021年,郴州进口整体通关时间3小时(位列全省第三,相比2017年压缩96.9%)、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85小时(相比2017年压缩96.6%),均大幅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
围绕郴州片区定位,深入实施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郴州海关重点打造郴州“供港澳活猪”名片,沉着应对非洲猪瘟防控压力,全流程跟踪指导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通过“即出即检”“动态监测”等方式保障郴州活猪安全快捷供港澳。今年1月至8月,郴州活猪供港澳1.7万头,在全省位列第一、占比过半。
政务互通、人才流通、海关畅通,郴州片区开放活力持续释放,开放型经济迈上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