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复制推广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的通知》,明确在省内复制推广湖南自贸试验区7项改革试点经验和10项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此次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较强的首创性,并已在湖南自贸试验区试点推行了1—2年时间,改革创新堵点难点基本打通,风险防控举措较为成熟,尤其这次在省内复制推广,将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红利,有效解决基层、企业、老百姓关注的痛点难点,提升改革创新的获得感。
一是促进贸易便利化。湘粤港海关“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实现湘粤港三地通关“无缝对接”,香港国际机场、国际货仓直接延伸至湖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湘粤港直通车”24小时内即可往返两地,单程最快运输+通关时间仅6.5小时,为“湘品出境”提供了新通道,湖南特色产品可经陆路运输直抵香港并转运至全球,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成为继广州之后,全国第二个内地到香港进出口邮件“一点清关”的互换局;药食同源商品进口便利化通关机制有效解决了药食同源商品进口缺乏药用和非药用分类监管机制,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无法进口非药用药食同源商品的问题,扩大从非洲、东南亚国家进口药食同源商品规模,推动食品加工产业发展。
二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闲置资产整合盘活新模式,通过分割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合作开发闲置、低效用地,创新利用闲置厂房等方式,积极盘活园区内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用地、闲置资产等,实现“存量变增量、资源换财源”;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高效办成一件事”,针对新设企业进驻标准厂房开展装饰装修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审批,存在办理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较长等问题,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既有建筑施工图审查(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图纸承诺书)和建筑施工许可证核发等事项清单进行整合,企业申报材料从12项减少到7项,办理时限从14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推动新设企业和项目尽快落地。
三是深化金融开放创新。新型离岸贸易跨境结算机制创新,针对新型离岸贸易存在真实性审核难,结算手续多、效率低,外汇监管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制定《湖南省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市场自律机制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展业规范》,进一步明确离岸贸易结算有关业务模式、客户分类监管、业务审核、持续监测、协作监管等内容,引导银行基于业务模式的真实性、逻辑性和合理性判断交易风险,取消单证形式限制,根据客户分类等情况自主决定单证审核,放宽“单单”相对的匹配要求,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有效促进我省离岸贸易业务发展;小额信用金融债权快处快执智理新模式,针对互联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无抵押、无担保、金额小、借款人多点分布等风险,通过创新引入本地债务加入人、开展赋强公证、实施批量化快速立案等举措,一定程度上从源头解决了小额信贷的债务纠纷问题,深化了诉源、执源治理,有效降低金融债务风险,促进了小额信贷金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