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郴州产业园自2021年7月正式在郴州自贸片区(高新区)挂牌成立以来,园区紧紧围绕“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锚定“四新”增强“四力”,聚焦湘台优势产业合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台企台胞,全力推动台资企业生产经营稳定,进一步促进湘台融合发展。
01
政策创新,增强企业信心
政策惠企是推动园区台资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助力。在强化政策落地方面,郴州自贸片区积极落实惠台措施26条,全方位保障台资企业同等获得财政奖励和补助,为企业发展投下“定心丸”,园区台胞台商台企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为缓解台资企业发展用地难问题,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主动靠前服务,在用地政策上改革创新,通过率先在全省推行“交地交证即开工”改革试点、积极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地和弹性供地等方式,有效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建,降低企业等待成本,推动台达新能源汽车磁性组件制造等一大批项目快速落地。
与此同时,园区积极创新土地政策,鼓励企业合作开发土地、联合入驻厂房、合理转让闲置低效用地,以督促为抓手促进闲置低效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进度,多措并举推进了低效闲置土地再开发再利用。2022年,园区盘活土地1618亩,盘活闲置厂房18.6万平方米,为台资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用地保障。
02
服务创新,让企业安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园区、促进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针对企业面临的“用工荒”“人才荒”等难题,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创新推出“劳务协作站”,推动片区劳务协作向县市区乡镇延伸,2022年为片区台达电子、炬神电子等台资企业输送员工1.5万余人次。园区还与深圳人才集团合资成立郴州人才集团,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帮助郴州台资企业招揽了多个企业高管、行业领军人才。
“解难题、优服务”理念渗透到郴州自贸片区为台资企业服务的一桩桩“细事”里。积极协助企业协调处理关于子女就学、公交延伸、租赁闲置屋顶、申请养老保险过渡费率等问题。为台达电子、炬神电子等大型台资企业配备企业服务专员,做深、做实、做细企业帮扶工作。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园区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全国5个台达电子生产基地中,郴州台达率先复工复产,成为订单大户、盈利大户、生产大户。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郴州自贸片区开展“金芙蓉”跃升行动,并携手财信证券在园区设立“金芙蓉”跃升行动服务站,在金融、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炬神电子等企业稳步推进上市工作。
03
制度创新,让企业顺心
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围绕台达电子等企业诉求,精准开展创新工作,让企业感受到了服务温度、热度、舒适度。
通过举办政企早茶会、自贸夜话等活动,与企业面对面话发展,创新了服务模式。并成立首个自贸区企业协会,台资企业炬神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譓鹏当选协会第一届理事长,构筑了园区产业生态圈、自贸朋友圈。主动服务,积极为台达电子开展内销选择性征税业务争取试点,平均每年为台达节约成本266万元。
在监管模式上进行创新,实施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监管新模式,每年可为台达电子节约成本280万元,包装材料循环利用率提高20%;创新综合保税区边角料内销征税新模式,解决了区内企业边角料内销出区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问题,既便利区内外企业合作,又降低企业成本。为台达电子等企业商品“便利化”通关,郴州综保区首先开通通关F通道,通关时间缩短至3分钟。
现如今,炬神电子等台资企业已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台达电子已成为园区贸易龙头企业,与片区内玮景电子、和瑞电子、凯盛达、兴业电控、恒通模具及市内的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涉及务工人员上万人。片区全要素保障服务增强了企业获得,也增强了台达集团在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扩大投资的信心。2022年台达在郴州新上台达新能源汽车磁性组件项目,该项目投资3.5亿元,2023年预计可实现投资额2.3亿元。
靠前一步为企业解忧,主动服务提升效能,郴州自贸片区为高水平开放试点提供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