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关注"自贸湖南" 微信公众号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自贸动态

湖南“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发布 “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变为生动实景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7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015日,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湖南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跨过“5万亿元台阶,五年增量预计超过1.2万亿元

过去五年,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成就,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正一步一步变为生动现实。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主任黄东红介绍。

十四五时期,是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五年。湖南有力有效应对内外部发展形势变化和多重压力考验,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从经济总量来看,湖南综合实力实现跃升。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跨过5万亿元台阶,2024年达到5.32万亿元,预计今年增长5.5%左右,五年增量预计超过1.2万亿元。黄东红说,能够实现这样的稳步发展实属不易,湖南扛稳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产业是湖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五年来,湖南全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2021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制造业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占GDP比重达26.7%

内需是湖南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十四五以来,湖南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预计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10万亿元,全省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回看十四五2021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2024年为1.14万美元。湖南站稳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正稳步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

三个高地建设实现标志性突破,发展质效提升

2020年,在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五年来,湖南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三个高地建设实现标志性突破。

湖南制造业家底越来越厚实,已形成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世界工程机械企业50强中有5家在湖南,中国每生产10台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就有9台是湖南造,电力机车、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五。

湖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千亿元。前四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7%,规模工业利润年均增长超过8%,利润比增加值增长快1.1个百分点,企业既上规模又有利润。

科技创新支撑坚实底座,湖南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总数、在全国占比双提升,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湘江科学城全面起势,“4+4科创工程取得重大创新成果100余项。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湖南连续举办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高质量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对非贸易规模保持中西部第一。畅通五大国际贸易通道,经贸朋友圈拓展至235个国家和地区。

一年打基础、三年有突破、五年上台阶。省委财经办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黎春秋表示,十四五以来,湖南锚定三个高地建设目标,滚动实施“3+5+3”11大标志性工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如今,湖南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与长江中游省份、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海南等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深入。放眼全省,长株潭、洞庭湖、湘南、大湘西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更趋平衡。

解决急难愁盼,群众获得感增强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民生是重要落脚点。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长株潭一体化中心主任赖馨正表示,湖南经济发展的成果,实打实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

为了呵护一老一小,湖南新建城区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2024年末建成托位27.23万个,是十三五末的3.75倍。

为了让每个人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湖南建成101所芙蓉学校、100徐特立项目学校,分别增加优质义务教育学位14.6万个、普通高中学位6.6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

为了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湖南深化三医联动集成改革,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42个,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较2020年增长1岁以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湖南实施高校毕业生品质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退捕渔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就业五大行动,从2021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过350万人。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为37679元,居中部第一。

聚焦民生所需、所急、所盼,湖南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突破,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如今,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省内两小时高铁圈”“四小时高速圈基本形成,湖南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有高速

不仅生活更便利,环境也更宜居。五年来,湖南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居中部第一,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6.7%,洞庭湖江豚数量增长近50%美丽湖南照进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