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关注"自贸湖南" 微信公众号
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自贸动态

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非洲经贸考察团来湘考察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2025-03-25

为进一步推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加强湖南对非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建设,应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湖南分社邀请,322日至23日,参加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的部分代表组成非洲经贸考察团深入湖南多地开展专题调研。来自多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多位代表,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创新融合——非洲原料中国转化引惊叹

这些大米居然是用非洲木薯加工制作的?”“这些编织工艺品用的是我们国家的藤条?”……在雨花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考察团成员们被非洲原料+中国智造的创新成果深深吸引。展馆中,以非洲木薯为原料的深加工食品、融合非洲传统工艺的编织家居等创新产品,引发外宾们热烈探讨。

据了解,非洲国家虽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因加工技术受限,附加值难以提升。肯尼亚经济学家爱德华·卡亚洛·库萨瓦表示,非洲在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中国的技术助力,期待中国企业在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深化合作,帮助非洲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高桥大市场高标准建设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该示范园努力构建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交易中心、中非经贸企业孵化中心、中非经贸综合服务中心、中非金融服务平台等三中心、一平台,目前一期、二期共计24万平方米已建成开业,引进各类中非经贸主体1000多家,2023年园区企业实现对非贸易额50亿元,同比增长59%

产业合作的崭新图景在实地考察中逐步铺展。在三一集团18号灯塔工厂,数字化生产线展现出的中国智造强大实力,让乍得Pluton Inves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纳苏尔·马哈马特·德利奥惊叹不已。他当场发出合作邀请:非常期待与三一集团等湖南企业的合作,共同在乍得及非洲地区开发新项目。

产融对接——构建中非合作新生态

中国企业赴非洲贸易和投资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新特点?又面临什么挑战?23日上午,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非洲经贸考察团与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进行座谈,聚焦湖南企业在对非投资与贸易中面临的难题,共商中非贸易发展。

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指出,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为应对挑战,中非正探索项目+资产+ 易货贸易风险对冲的投资新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中国民营资本进入非洲。同时,他提出,创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高端智库,组织中非专家为双边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助力非洲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

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将在范围和深度上得到发展,合作有望扩展到技术、可再生能源、农业、医疗保健和数字金融等领域。外宾考察团团长、塞拉利昂计划与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乔纳森·泰特斯-威廉姆斯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和非洲的下一阶段合作将创造更多的互利机会,为非洲的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力提升作出贡献。

近年来,长沙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人文交流也不断升温。当前,长沙正加快打造对非深度合作示范高地,对非合作驶入快车道,近三年对非贸易累计完成600亿元,年均增长37%

据介绍,此次考察是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相关配套活动之一。该论坛以融金聚智 点亮南方为主题,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等主办,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会,共商南南合作新机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