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发展潮头 树营商标杆——岳阳云溪区法院自贸片区法庭成立两周年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6-03
在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一个个重大项目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全线发力,一项项重点工程以争分夺秒的拼劲提速冲刺。2020年9月24日,岳阳自贸片区在城陵矶新港区揭牌成立,吸引了5768家企业入驻,成为岳阳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如何护航岳阳对外开放高地建设?2022年5月20日,岳阳自贸片区法庭成立。两年来,法庭以服务创新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审判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司法强心剂。2024年3月,法庭被省高院评为2023年度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2022年5月20日,岳阳市云溪区人民法院自贸片区人民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感谢自贸片区法庭的法官。你们的专业、高效增强了我们在这里投资发展的信心。”纠纷解决后,某台资企业的负责人连连表达感谢。某光电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2019年7月,该公司与深圳某自动化公司签订了两份采购合同,约定采购洁净棚设备 15 台、隔音房设备 26台,总价款为 719余万元。2020年初,某光电公司收到部分货后就叫停了供货。由于货物积压造成了高昂的仓储成本,深圳某公司多次催促光电公司及时提货。某光电公司一直没有回应,且不愿意再继续履行合同。去年5月,深圳某公司将某光电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自己的全部损失,并支付剩余货款 143余万元。庭审中,某光电公司主张深圳某公司提供的产品存在质量瑕疵,所以才没有继续合同。庭审后,光电公司提出反诉,要求深圳某公司归还此前多付的货款。由于设备鉴定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而双方还有合作的可能。自贸片区法庭庭长甘静认为,调解是解决本案纠纷的最优选。甘静根据双方的争议焦点,不断推动双方凝聚共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得到圆满解决。近年来,自贸片区法庭不断探索完善诉源治理机制、坚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精耕细调,多元解纷,减轻企业诉累,降低诉讼成本,努力让各类主体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两年来,法庭诉讼案件息诉服判率达到91.58%,调撤率达到49.5%。5月的岳阳城陵矶国际集装箱码头,船舶穿梭,车流如织。近年来,岳阳不断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百万标箱。如何帮助企业化解涉水、涉船、涉港纠纷?去年3月,法庭与武汉市海事法院共建特约调解员制度。海事法院聘请云溪区法院退休副院长姚文剑等4人为特邀调解员,专门化解长江城陵矶段海事纠纷。日前,双方就联手调解了一起海上通海水域货物运输合同纠纷。2023年3月14日,湖南友润物流公司与王某签订了一份海运合同,约定将1050吨玉米从上海运至岳阳。3月24日船到达码头时,货物损耗了13.05吨。这与双方约定的千分之二损耗相差甚远。考虑到双方当事人都在岳阳,武汉海事法院与岳阳自贸区法庭联系,将案件指派给岳阳当地的特邀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姚文剑受理了该案。通过与双方耐心沟通,姚文剑围绕货损的矛盾分歧点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握手言和。据悉,为在长江流域建立多元协作的流域治理新模式,湖南湖北两省高院签订了《关于加强长江沿线涉海事诉讼服务司法协作协议》。岳阳自贸片区法庭也与武汉海事法院建立了常态化联系,共同搭建起长江流域上的“枫桥”。两年来,法庭在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不断织密司法协作网。先后对接武汉海事法院、长沙铁路运输法院、长沙中院知识产权法庭,首创了涉及“两省三地”的多院管辖集中联络站,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我的房子延期了几年,害得我多给了几年租金,孩子上学也耽误了,开发商一定要赔我违约金。”因岳阳某置业公司延期交房,去年3月,某小区的上百名业主欲通过诉讼渠道讨要违约金。如何防止类案大规模拥入法庭,如何最大限度兼顾民生权益和企业发展?承办法官决定通过示范判决+诉前调解的方式,达到审理一案、规范一类、和解一片的效果。去年4月18日,自贸片区法庭选取了其中一案,进行巡回审判。20多名小区业主参与庭审旁听。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岳阳某置业公司赔偿原告违约金9603元。有了判决书,小区业主知道了自己大概能拿到多少赔偿,打消了不合理赔偿预期。开发商也知道了这是自己躲不了的责任。法庭再次组织开发商和业主坐下来,协商解决方案。并向岳阳某置业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其主动担当,围绕业主方合理诉求制定解决方案,参照判决书所确定的计算方式确定违约金总额。很快,业主都与开发商确定了赔偿金额。针对开发商现金流紧张的现状,业主也同意开发商以物业费折抵部分违约金。最终,这一系列案件均成功化解。“如果这一百多名业主全部起诉,压力真是不堪设想,感谢法院为企业纾困解难。”纠纷解决后,岳阳某置业公司负责人给承办法官打来电话,感谢之余承诺会继续协调好后续工作。业主代表也在回访时表示:“感谢法院给我们解决心头难事,我们都要上班,也不想花时间精力打官司,只希望问题能够解决。”近年来,法庭坚持能动履职,针对辖区内高发的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案件,对难以调解的、案件数量较多的类案纠纷采取先判决一例,再以判例作参考促进调解,让纠纷有法可依、有案可考,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法企联络站具体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怎么认定,”“劳动人事法律风险如何化解?”今年5月20日,在自贸片区法庭成立两周年之际,云溪区法院与邀请自贸片区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解惑。近年来,云溪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辉多次带领法庭干警走访自贸区企业,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面对面“把脉问诊”,精准开出“千金方”,化解企业燃眉急。去年1月,某投资有限公司多次被起诉至法庭。法庭发现该公司在合同审查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漏洞。对此,法庭对其出具司法建议函,建议其作出的相应整改。该公司也及时复函表示,将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加强企业合规学习,完善买卖过程中的各项手续,严格规范经营。“我们整改以后,几乎就没有诉讼了。感谢法院的司法良方,让我们能安心谋发展。”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前,我们管理企业,一门心思只盯着做业务,现在才意识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法官主动送法上门,为我们疏通了堵点,提振了信心。”两年来,法庭共走访企业130多家,向企业发出司法建议7个,解决法律问题120余个。今年3月,法庭又为辖区企业精心制作了《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穷尽各种手段去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走得更稳、跑得更远。助力岳阳自贸片区走出‘临港’,跨越‘江湖’,走向世界。”许辉的话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