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石化产品、烟花爆竹等危险品在转关出口环节存在查验慢、滞港耗时久、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企业运输成本高,监管压力大。
针对上述问题,岳阳片区联合属地海关开展安全监管集成创新,构建“产地监装联动+口岸隔离堆存、集中查验+跨关区查验结果互认”模式。一是在城陵矶港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外高标准建设具备危险品储运和管理相关资质的危险品集装箱专用堆场,危险品由区内堆存改为区外隔离堆存。二是对“提前申报”的出口危险品,运抵城陵矶新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须进行口岸查验的,优先使用H986大型集装箱扫描设备,实施集装箱外部非侵入式检查,无须开箱卸货查验,提高查验效率。如需人工查验,则通过三级审批,即时将货物运回专用堆场实施区外查验,避免危险品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滞留。三是对转关上海出口的城陵矶港转关出口危险品,原先出口前申请电子底账被抽中须到上海查验的,调整为由岳阳海关在岳阳口岸完成查验,上海海关对岳阳海关查验结果予以认可,并签发电子底账,减少货物流转、多次查验产生的安全风险,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通过该项创新,实现了监管作业区、港口码头危险品零堆存、零滞留,有效降低港口出口危险品安全风险和海关监管风险。同时,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提高了口岸查验效率,口岸查验时间由3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以内,危险品运输车辆转运时间由1小时左右缩短至15分钟,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