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关注"自贸湖南" 微信公众号
所在位置: 首页>制度创新>创新成果

中非跨境产能合作新体系

信息来源:省自贸办 :2023-10-09

主要成果概述

湖南自贸试验区积极构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以跨境产能合作过程中面临的人员、信息、市场要素流动障碍的问题为切点,通过统筹规划、平台搭建、资源整合、业务创新等多维举措,有效推动中非跨境产能合作的政策通、平台通、市场通及资金通,为加强打造更高水平的中非跨境产能合作开创了新型协作机制。协同多维主体,打造产能合作政策创新通道,成立了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工作委员会;聚焦实体产业,打造“六位一体”跨境产能专业孵化平台——中非经贸创新创业生态平台,主动培育产能合作市场主体,平台采用“政府引导、社会运营、智库支持、市场孵化”的模式,由“政研商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载体建设;优化中非经贸双向服务供给,引导资源要素向产业链集聚;整合国内外金融服务资源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弥补产能合作跨境资金缺口。

主要成就:

1.对非产能合作资源聚集。2021年区内已入驻106家对非合作龙头企业和商协会,累计引进中非重点平台和项目22个。对接20多个非洲国家使领馆,汇集中非研究员21名,在非投资的省内企业134家,承办援外培训班的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

2.对非贸易快速增长。2021年湖南对非进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8%,总量从2016年全国第15位跃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实施“非洲出口增长伙伴项目”。

3.突破业务发展限制。2021年开展了10单对非易货贸易试单。在全国首次进口非洲卢旺达干辣椒、首次将大闸蟹出口非洲肯尼亚,协助海关总署推进中非AEO互认实现“零突破”。首笔跨境电商中非人民币汇款直连。

4.打通非资源性产品产业链。2020年以来实现咖啡等非资源性产品交易额7.69亿美元。形成了尼日利亚光伏产业园等产能合作示范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