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

本网站建议IE10浏览器

郴州片区

首页 > 信息资讯 > 媒体报道

【新湖南】特稿丨郴州:破浪前行风帆劲 园区建设新跨越

信息来源:新湖南 :2025-04-11

3月25日,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24年度“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的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郴州市12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取得可喜成绩,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位居全省第二,8家园区跻身全省前50行列,实现历史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省130个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中,永兴经开区以172.12分的高分位居第二;郴州高新区以166.89分位列第三并在国家级园区中排名第一;郴州经开区从2021年全省第55名跃升至2024年第11名,以后发赶超的姿态,完成“三级跳”的华丽蜕变。郴州高新区、永兴经开区获评2024年度全省“五好”园区建设大抓落实督查激励;永兴经开区、郴州高新区、郴州经开区获评“五好”园区创建先进园区。

惟其不易,更显不凡。这亮眼成绩是郴州市工信局(市园区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五好”园区建设,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精准把握发展机遇,紧扣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主题,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下联动协同奏响出的园区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永兴经开区:集约集聚 延链强链

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永兴经开区以稀贵金属产业为主特产,坚持集约集聚、延链强链和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精品化建设标准,全方位落实“红旗”“蜗牛”比拼、联系领导调度、“两员”全程帮扶三大机制,借力省市县生态环境“四专”机制,争取危废转移政策由50%放宽至80%,新增工业项目20个,其中延链补链项目15个,极大拓展了产业空间,加快了化工产业推进,“千亿产业”日益兴旺。

以创新为动力、向科技要效能,积极培育发展生产力。该园区将传统的有色金属冶炼转型升级为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组建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稀贵金属产业2大专班,实行领导挂帅版图招商,招大引强、招专引精,推广清洁生产、节能改造,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成功实现创新发展大丰收、开放发展有突破、绿色发展大转变,晶讯光电、金润、雄风等一批“旗舰企业”日益壮大,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4家。

锚定“五好”目标,该园区坚持效益第一、服务至上,建立严谨招商、严格审核、严明合约、严厉问效“四严”机制,健全企业入园全过程监管服务体系,投入2亿元推动柏林产业园生态路、天洞路及配套管网建设、柏太污水处理一厂提质改造,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27.5亩、国有标厂1万平方米,开展稀贵金属专委会集中检视、安全守底专项检查,园区亩均效益大幅提升,创新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企业办证资料减少31项,审批提速60%以上。“保姆式”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园区内湖南安能赣锋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新能源项目(一期)在服务专员帮助下,仅用3个月实现从动工到落成。

郴州高新区:科学规划 创新引领

郴州高新区锚定“全国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和新材料基地”目标,聚焦有色金属产业差异化发展,科学规划国土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打响“有色”品牌:全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值同比增长34.9%,优化整合存量厂房面积62212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696.64亩,园区亩均效益逐年提升。

制度创新添活力、科技创新结硕果。郴州高新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搭建了4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了“智郴汇+”等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全面推进102项改革试点任务,取得多项全国首创和全省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综合保税区载货非保税包装材料进出区循环利用”获海关总署备案并试点,“批供同步化”供地改革入选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为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大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围绕主特产业定位,园区实施产业链项目“链长负责制”,开展产业项目“集群”招引,集链成群,推动产业扩能、提质、升级,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狠抓产业项目提速,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现3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竣工12个,完成投资80.81亿元,占年计划的131.19%。

优化园区管理和营商环境是永恒的追求。园区组建2家招商投资公司在全省率先实施市场化招商改革,基金招商、中介招商、平台招商、“工程+招商”……系列创新招商模式让招商公司市场化引进项目占比80%以上;围绕“八大行动”“七大攻坚”战略,每季度开展“三比三创”评选活动,以比促干,汇集起“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强大力量;探索建立“服务找企业”政务模式,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增值服务改革,开展“同事同标”跨区域事项办理服务,创新上线“用工地图”,设立运营“劳务协作站”,开通就业直播服务,常态化开展“政企早茶会”……系列创新举措赋能园区竞争力,网上可办事项超过50%,网上审批办件率占比达80%,45家园区企业通过“内循环”实现常态化业务合作。

攀“高”逐“新”、招大引强,制度、科技创新“双驱动”,2024年郴州高新区交出了难中有成、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精彩答卷: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2%,增速排名居湖南省前三;外贸进出口额完成160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使用外资1.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4%,总量保持湖南省第二,增速排名居湖南省前三;与佛山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共建郴佛研究院,联合高校共同研制开发出玉竹自动刨片机并成功投入市场;探索形成湘粤港“跨境一锁”通关模式获国务院专刊推介,成为全国除广东以外的首个试点,助力片区企业压减货物运输时间40%以上。

郴州经开区:聚焦主业 行稳致远

调区扩区助推空间布局优化,调出160.39公顷高度城镇化用地,调入502.73公顷周边用地,形成总面积达1109.1公顷的6个片区,有效解决了园区用地空间布局不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

中城新动能12个月完成30万平方米的主体建设,成功创建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观摩基地;

提前帮扶指导、资料容缺审查、交工及时预验、需求零时差响应、预验即试产等系列创新措施,助力项目建设提速争先;

创新推行“EPC+I”产业招商模式,在传统EPC模式基础上嵌入产业招商引资内容,以0成本打开招商项目来源总开关,在加快园区厂房建设的同时不断为园区招商带来项目源头活水;

……

作为郴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郴州经济开发区全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大健康“两新一大”主特产业行稳致远、蓬勃发展: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全市领先,进出口总额位居全省省级园区第一、全市园区第一,全口径税收总量位居全省省级园区第三、全市园区第一,完成签约招商项目35个、总签约金额192亿元,签约项目个数、实际开工项目个数、总签约金额、三类500强项目个数均位居全省前列。

在产业培塑方面,园区巩固提升新材料产业,打造有色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郴州经开区为核心承载的“石墨产业集群”已成功被列为湖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威领股份”总部基地已迁至园区,中子新能源锂电池项目已投产;大健康产业引入九星科技、诺唯赞等龙头企业;新增“四上”企业5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4家,华润三九获评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在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该区纳入省市级调度重点建设项目25个,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创同期最高水平,中城新动能产业园项目获评年度优秀省重点建设项目、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在高水平搭建创新平台方面,该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郴江实验室”进入试运行阶段,“湘南学院生物医药中试基地”获评郴州第一个省级中试基地。

在服务创新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程实行“帮代办”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82项赋权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审批大厅,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信用+审批”新型工作模式成功入选《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集》。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新的征程,市工信局(市园区办)将继续搏风击浪、行稳致远,督促全市园区对照“五好”园区建设和大抓落实要求,补短板锻长板,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谭洁)

来源 | 新湖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