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
本网站建议IE10浏览器
首页 > 信息资讯 > 工作动态
湖南自贸试验区揭牌一年来,郴州片区围绕发挥湖南“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赋能优势产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力打造“郴州国际内陆港”。
湖南湘威新材料是落户郴州片区的首批企业之一,2020年12月实现投产。生产车间内,精密铜线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铜丝直径仅为0.05毫米,实现了郴州高端金属新材料生产零的突破。12月底,公司即将引进的西马克连铸连轧设备,可以生产8毫米的铜杆,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正威国际集团湖南湘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小春:“预计明年3月份全部可以到位,安装调试,计划到6、7月份投产使用,并且它是湖南第一条生产线,对湖南的铜杆市场,铜杆市场,包括电线电缆等,电子信息产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结合郴州本土有色资源优势,聚焦高端金属新材料领域,目前正威新材料科技城铜基新材料二期项目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项目主要生产特种电缆、高精密电子铜箔和5G柔性覆铜板等。项目建成后,将助推郴州乃至湖南有色金属产业串链、延链、补链。
正威国际集团湖南湘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小春:“我们郴州就不需要再从省外来采购铜杆了,我们就近就有优质的铜杆资源,对于我们整个产业来说都有一个很好的串链补链的作用,那么我们往下游做,做更细的线,甚至对一些电子信息产业等等都有很大的促进。”
“引进来”的同时,郴州片区坚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瞄准“走出去”,实现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台达电子落户郴州15年,主要生产电子元器件。今年以来,借助自贸区政策优势,公司产能和出口额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8%。
台达(郴州)电子有限公司行政厂长 姚家祥:“今年我们比例内销大概是30% 外销是70%,收益的部分外销大概是8亿元,内销是3亿元,加起来是11点多个亿。 ”
就在前不久结束的湘台会上,台达电子再度与郴州牵手,签订5000万美金投资额的三厂项目。并瞄准新能源领域,生产电力控制元器件,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台达(郴州)电子有限公司行政厂长 姚家祥:“会增加在45亿人民币的产出 六年累加起来45亿,光是第三期的部分,主要销售就是我们七大汽车厂,像日本、德国、欧盟那块也比较多。”
郴州借助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叠加交汇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外贸发展方式,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全力打造“郴州国际内陆港”。今年1-11月,郴州新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259个,总投资金额1133.9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67.77亿元,增长27.1%。同时,创新开展21项湖南自贸试验区“首创、首批、首单、首例”事项。2022年,郴州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度促进内贸大流通,全力打造“郴州国际内陆港”。
郴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改平:“聚焦‘五大千亿产业集群’‘12条优势产业链’,瞄准‘三类500强’、‘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外向度高,带动性强的生产型企业和成长性好,综合服务性强的外贸供应链企业,推动园区外贸综合服务向县市区延伸,推动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